杀鱼半天吃不完!有“钓霸”在萧山一天钓鱼几百条,平均几秒就上钩!网友评论亮了
“清明雨开口,钓鱼不用愁。”三四月开春,萧山南片,适宜的温度赶走了冬日的严寒,起伏的丘陵和宁静的村庄,似乎可以隔绝一切属于城市的喧嚣。
这一时节也是专属于钓鱼者忙碌的日子。一方僻静溪流,打窝、上饵、落竿,接下来就是等待鱼儿上钩。鲈鱼、草鱼、马口……在岸边待上半天,经常能收获颇丰。
但你有见过平均几秒就上鱼,一天下来钓上几百条的“钓霸”吗?
(资料图片)
日前,网友sjzd789在本地论坛上发帖:鱼钓多了也麻烦,杀鱼半天,也吃不完。
如此“凡尔赛”的发言,自然引起不少网友讨论。
有佩服钓鱼技术的:
还有馋这一口河鲜,出价想买的:
更有懂行的,认出了图上的鱼:百来块一斤,还真不便宜!
随后,记者联系上了发帖人宋先生。宋先生老家在湖南,目前在滨江一家企业做IT运维。“平时工作比较忙,钓鱼算是一种解压方式。”他告诉记者,帖子里发的鱼是在富阳溪钓所得,“以溪钓为主,萧山南片也是经常会去的地方,有时一天下来能钓上几百条。”
几百条大概是什么概念?听起来似乎平均没几秒钟就得上鱼?虽是玩笑话,但宋先生表示,确实一直在收鱼线,“多数小鱼为主,一天下来三四斤有的。”
如此了得的钓鱼技术绝非一朝一夕养成。宋先生告诉记者,钓鱼的爱好是从2018年开始的,但要说起渊源,还得是小时候的经历。那时候没条件,几根竹竿,缠根玻璃丝绳,再凹一枚回形针,串上庄稼地抓来的蚯蚓或者田鸡,就开始钓了,不讲究技术但就是很开心。
后来求学谋生,这个爱好被按部就班的人生轨迹所冲淡。然而大城市装不下年轻人的全部,钓鱼无外乎是一个能恰如其分逃脱生活圈,心无旁骛的活动。前几年,同事发了个朋友圈,鱼竿、溪水、水桶里还有几抹泛着光的鱼鳍,几张溪钓的照片瞬间唤醒了骨子里蛰伏的兴趣。
自此一发不可收拾。
“那会儿也就是个小白,什么都不懂。”他坦言,一开始就随便买了根竿子,水桶还是超市几块钱淘的。头几年兴致颇甚,几近疯狂,一有时间,就往垂钓点跑。随着经验积累,他开始研究参数、手感、技巧,上网搜教学视频,如何打鱼窝、怎么放饵料,装备也越发专业,碰见同在垂钓的前辈,忍不住会上前要个联系方式,讨教一番。
几年下来,从只能钓上一两条到一天上百条,钓上来的鱼,用料酒一腌,或清蒸或油炸,又香又鲜。“最大的烦恼就是杀鱼麻烦,还吃不完,有时候连续一个月都在吃鱼。”宋先生说。
因为一手绝佳的钓鱼技术,身边的朋友戏称他“钓霸”。“‘钓霸’还称不上,比我厉害的人还有,只是比较热爱这一行。”不过,宋先生分享了他自己比较适用的钓鱼技巧,“首先,钓鱼的天气不能太热也不能太冷,也不能太闷,时间不要选中午,像现在这个季节早晨和傍晚最好;根据地形,判断鱼群藏匿的地方,打鱼窝,不过最重要的,还是需要多练多总结领悟心得。”
钓鱼人最是爱鱼
钓鱼似乎有融合万物的能力。对于钓鱼人来说,爬山涉水,起早摸黑,在上鱼的瞬间,所有疲惫都化作了热爱的支撑点。
几乎萧山所有的原生鱼种他都已经解锁了:鲤鱼、草鱼、鲫鱼、鳊鱼、翘嘴、汪刺鱼、白条、鲈鱼、马口、溪哥、溪石斑、土布、柳根、牛尾巴等。
吃不完的鱼,他会养在家中。“钓上来以后得打氧并且用冰袋养着,不能时间长,去年我养了很多石斑和宽鳍鱲。”
他的家中有一股河流和湖泊的气息,鱼缸24小时循环过滤着,一进房间像瞬间置身水底世界。过去几年里,他最大的乐趣就是下班回到家,从相机的取景器里观察这些鱼,这是一种对自然的好奇,好奇这种生物怎么越冬、怎么进食,怎么繁殖。现在,他拥有许多关于原生鱼的奇怪知识,能说出圆尾斗鱼的雄鱼嘴巴上有个一毫米的白点,而虾虎鱼的嘴巴能张开130度。
“喜欢钓鱼的人都喜静,爱好原生态的环境。”原生鱼的魅力就在于原生二字,从鱼能感受到大自然赋予这片水域的特征。宋先生不免发出叹息,“有时候,一些垂钓点一段时间不去,再去的时候发现边上施工队已经入驻,水都浑了。”
诚然,懂钓鱼的最是爱鱼之人。小时候大人们说给他听的传统规矩,他一直记着:不打三春鸟。春天三个月的鸟不要去打,它下着蛋呢;同样地,如果捕到大肚子的鱼,留条生路。钓过最珍贵的是一种被称为“牛尾巴”的鱼,这种鱼对水质要求极高,因为生态环境的退化,数量锐减,如今已经很少见了。
“牛尾巴”鱼
大部分爱鱼者都不会告诉别人自己发现鱼的具体地点,宋先生也是如此。一方面,对于钓鱼者来说,有时候并不是追求一种结果,寻找的过程也可以很有趣。另一方面,避免大家一窝蜂跑过去捞鱼。这是生物多样性的魅力,也是脆弱之处。
未来,这位“钓霸”希望能去其他省份解锁更多的鱼种,“同时也希望小时候一眼望得到石头、用手就能抓鱼的清溪能越来越多。”
关键词: